WIPO中国: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位居前列;中国跻身前十;创新投资增速放缓
zhimomo 2025-09-22 14:55:15 zhimomo
瑞士、瑞典、美国、韩国和新加坡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名列前茅,其次是英国、芬兰、荷兰、丹麦和首次跻身前十的中国。同时,报告还发现,创新投资增速放缓为创新前景蒙上阴影。
GII采用约80项指标来评估全球近140个经济体的创新表现,其中涵盖研发支出、风险资本交易、高技术出口和知识产权申请。该指数是全球政策制定者、商业领袖及其他人士推动创新、构建强大创新生态系统的基准资源。
现已发布至第18版的GII显示,以中国、印度(第38位)、土耳其(第43位)、越南(第44位)、菲律宾(第50位)、印度尼西亚(第55位)、摩洛哥(第57位)为首的一批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名持续攀升。2020年以来,沙特阿拉伯(第46位)、卡塔尔(第48位)、巴西(第52位)、毛里求斯(第53位)、巴林(第62位)和约旦(第65位)一直是创新排名上升最快的国家。
“2025年GII勾勒出全球创新版图,显示GII中进步最快的正是那些将创新视为韧性、增长和竞争力的根本引擎的经济体。本年度GII既展现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揭示出各国在充分释放其创新潜力方面仍需应对的挑战。它提醒我们,创新生态系统需要通过深思熟虑的政策、有意义的投资和跨部门协作来获得支持和培育。”——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
全球排名
在2025年GII中,17个中低收入经济体的表现超出其发展水平预期,其中印度和越南是创新超水平表现时间最长的经济体。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创新超水平表现的经济体数量最多,其中南非(第61位)、塞内加尔(第89位)和卢旺达(第104位)位居前列。
除了创新排名之外,2025年报告还显示出未来创新活动主要指标的表现参差不齐。
GII的重要发现包括:
2024年,研发增长降至2.9%,低于前一年4.4%的增幅,是2010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产权组织预测,2025年增长将进一步放缓(2.3%)。
由于通胀居高不下,企业研发支出实际增速放缓至1%,远低于过去十年4.6%的平均水平。信通技术相关企业(尤其是人工智能密集型部门的企业)以及软件和制药企业增加了研发预算,而汽车和消费品等制造业企业则在公司营收下滑的背景下削减了研发支出。
风险资本出现反弹。2024年,交易额增长了7.7%,主要是受到美国巨额交易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激增的推动。但若排除这些投资,风险资本则呈萎缩状态。
此外,全球风险资本交易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降幅为4.4%,表明除少数行业和地区之外,投资者仍持谨慎态度。
此前逐步向更广泛的非信通技术领域及新兴市场扩张的风险资本,如今似乎正回撤至其传统核心领域——美国的人工智能和信通技术相关投资。这未能延续新冠疫情后大量风险资本涌入拉丁美洲和非洲,在更广泛的行业和地区展现出的风险资本多元化势头。
通过产权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有所回升(+0.5%),其中韩国增长强劲(+7%),但美国、日本和德国持续下滑。
作为GII全球创新跟踪器涵盖的维度之一,技术进步依然强劲:电池价格和超级计算机效率有所提高,基因组测序成本则进一步下降。
技术采用有所进展,但速度放缓:机器人技术和互联互通技术仍有明显增长;高速铁路网络(2025年新增指标)正在扩张。与此同时,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的采用则显著放缓。
社会经济指标得到改善——劳动生产率和预期寿命提高,贫困进一步减少。
“虽然我们在创新应用和影响力等领域看到了令人鼓舞的复苏迹象,但全球创新引擎并未全速运转。研发投资放缓和风险资本活动减少提醒我们,创新需要持续的上游投入和资金支持。”——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
按地区分列的2025年全球创新领先者:
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
2025年,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SEAO)仍是全球创新的驱动力量,该地区有六个经济体跻身全球前25名。韩国(第四位)和新加坡(第五位)继续领跑,在企业研发、教育和创新基础设施方面均表现强劲。中国(第10位)在全球中等收入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研发支出、高科技出口和创新产出方面持续保持强劲势头。日本(第12位)和中国香港(第15位)的排名均有所提升,澳大利亚(第22位)则上升了一位。
在17个SEAO经济体中,9个经济体在2025年排名有所提升,其中中国香港(第15位)、菲律宾(第50位)、柬埔寨(第100位)和缅甸(第122位)进步最为显著。
菲律宾跻身前50名,在中等偏下收入经济体中排名第三,这得益于其蓬勃发展的高科技贸易(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日益壮大的创意产业。柬埔寨在金融普惠领域脱颖而出,在全球小额信贷排名中位居第一,在总体信贷排名中位居第二。强劲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和资本形成表明投资势头正在加速。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109位)的排名也有所提升。
随着创新集群日益集中——仅中国就拥有全球百强创新集群中的24个——东南亚大洋洲地区在全球创新动态中仍处于核心地位。
中亚和南亚
中亚和南亚的创新产出持续攀升。印度(第38位)、乌兹别克斯坦(第79位)和哈萨克斯坦(第81位)等经济体在创业、技术出口和知识创造方面表现强劲,推动了这一进程。
印度仍是该地区表现最佳的经济体,排名上升一位,自2022年以来持续领跑中低收入国家。印度以其信通技术服务出口、充满活力的风险资本格局、后期风险资本和初创企业融资、独角兽企业以及无形资产方面的表现脱颖而出,展现出技术驱动型增长。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70位)在该地区排名第二,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第79位),该国连续第四年保持上升势头并展现超水平表现。其劳动生产率、理工科毕业生数量以及教育支出均表现强劲。哈萨克斯坦(第81位)在政府数字服务和实用新型方面表现优异。
吉尔吉斯斯坦(第96位)和尼泊尔(第107位)的排名也有所上升。吉尔吉斯斯坦在教育支出和低碳能源使用方面表现出色,尼泊尔则在小额信贷获取方面全球领先。
北非和西亚
2025年,北非和西亚地区创新势头强劲,14个经济体的排名有所提升。
以色列(第14位)仍是地区领跑者,排名回升一位,并在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所获风险资本和独角兽估值方面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塞浦路斯(第25位)、阿联酋(第30位)和土耳其(第43位)紧随其后,地区领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跻身前30名,在商业环境、信通技术获取和使用方面表现突出。
土耳其排名虽有所下滑,但在中高收入经济体中仍位居第三,并在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沙特阿拉伯(第46位)和卡塔尔(第48位)稳居前50名。
摩洛哥(第57位)是该地区进步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在工业品外观设计、教育支出和劳动生产率方面表现强劲。其商标和无形资产在全球排名前30位,表明私营部门日趋成熟。巴林(第62位)、约旦(第65位)和阿曼(第69位)的排名快速攀升,均跻身前70名,突尼斯(第76位)则进入前80名。黎巴嫩(第90位)和阿塞拜疆(第94位)的排名也略有上升。
尽管面临全球逆风,该地区总体上仍展现出韧性和持续进步,这得益于研发能力的加强、知识产权活动的增长和创新融资的扩大。
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在2025年继续稳步发展,10个经济体排名上升。毛里求斯(第53位)仍是该地区头名,南非(第61位)、塞舌尔(第75位)、博茨瓦纳(第87位)和塞内加尔(第89位)紧随其后。
毛里求斯在风险资本活动方面表现出色,尤其是在风险资本投资方方面。南非在信通技术服务进口和全球品牌价值方面取得进步并保持强势地位。纳米比亚(第91位)实现了该地区最大跃升,排名上升11位,并在教育支出方面世界领先。其在公私研究合作和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也表现良好,彰显出创新生态系统日益发展。塞内加尔排名上升三位,在独角兽估值和小额信贷获取方面表现强劲。尼日利亚(第105位)是今年排名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独角兽估值方面位居全球第一,并且在高科技进口和风险资本资金方面也展现出深厚实力。
卢旺达(第104位)继续保持该地区创新超水平表现最为持久的记录。
2025年GII的六个新增经济体中有五个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别是塞舌尔、马拉维(第125位)、莱索托(第132位)、几内亚(第133位)和刚果(第137位)。
尽管结构性挑战依然存在,但今年的进步反映出该地区机构能力不断增强、商业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并且创业势头日益上升。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智利(第51位)领跑,巴西(第52位)和墨西哥(第58位)紧随其后。
智利在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市值方面继续表现优异,巴西则是该地区创新产出的支柱,其在教育支出和私营研发投资方面也表现强劲。巴西还是该地区唯一连续五年创新表现优于其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墨西哥保持着稳固的高科技贸易和制造业地位,在高科技进出口和高科技制造业方面均位居全球前20名。
该地区表现最佳的国家还有乌拉圭(第68位)、哥伦比亚(第71位)和哥斯达黎加(第72位),其中哥伦比亚在独角兽估值方面表现出色。
巴拿马(第82位)、多米尼加共和国(第97位)和萨尔瓦多(第98位)的排名保持稳定。巴拿马(第82位)在劳动生产率增长方面脱颖而出。委内瑞拉今年重返GII(第136位)。
该地区持续存在的创新投入产出差距,凸显出加强创新联动、改善制度环境和扩大有效创新融资渠道的必要性。
北美洲
2025年,北美洲仍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地区,以美国(第3位)和加拿大(第17位)为依托。
美国稳居第三,其商业成熟度出色,在全球企业研发投资、独角兽估值、软件支出和无形资产密度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其创新生态系统由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资金和强大的私营部门研发驱动,共有22个创新集群跻身百强。圣何塞-旧金山集群位列全球第三,是全球创新密度最高的集群。
加拿大在创新投入方面表现突出,顶尖大学和强大的风险资本生态系统为其提供支持。其产学合作和后期风险资本交易在全球排名前十,但在创新产出方面仍面临挑战,包括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
欧洲
欧洲有15个经济体跻身全球前25名,其中六个位列前十。瑞士(第一位)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其次是瑞典(第二位)、英国(第六位)和芬兰(第七位)。在所覆盖的39个欧洲经济体中,有13个排名上升,较去年的九个显著增加。
跃升显著的国家包括爱尔兰(第18位)、比利时(第21位)和挪威(第20位),其中挪威首次跻身前20名。
东欧经济体也展现出强劲势头。立陶宛(第33位)在独角兽估值和数字创新方面全球领先,在应用程序开发、信通技术应用和知识密集型就业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欧洲还拥有多个活跃的创新集群,其中德国拥有七个集群,英国拥有四个集群,包括剑桥和牛津。然而,欧洲创新集群在风险资本实力方面落后于美国。
关于全球创新指数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由产权组织与波图兰研究所合作出版,今年是第18版。
自2007年首次推出以来,GII塑造了衡量创新的议程,并成为经济决策的基石,越来越多的政府对其GII结果展开系统性分析,并制定政策应对措施以改善其表现。GII咨询委员会、行业协会网络(GIIIAN)和学术网络提供指导。
GII每年发布一次,其核心是提供衡量表现的指标,并对约140个经济体的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排名。该指数以丰富的数据集(78个指标集合)为基础,超越了传统的创新衡量方式,因为创新的定义已经拓宽。
2025年GII由两个次级指数的平均值计算得出。创新投入次级指数衡量的是支持和促进创新活动的经济要素,这些要素共分为五大类:(1)制度,(2)人力资本与研究,(3)基础设施,(4)市场成熟度和(5)商业成熟度。创新产出次级指数体现的是创新活动的成果,分为两大类:(6)知识与技术产出和(7)创意产出。
每个经济体都有一份专门的创新简报,通过互动式2025年GII创新生态系统和数据资源查询器提供。这些简报概述了各经济体的创新表现,重点突出其主要创新优势和有待改进的领域。该在线工具为探索数据趋势、分析全球各地区状况和访问可下载数据集提供方便。2025年GII和查询器还提供了世界百强创新集群简报,例如深圳-香港-广州、圣何塞-旧金山或剑桥集群。
GII由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综合指标和记分牌能力中心(JRC-COIN)进行独立统计审计。
来源:WIPO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