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发布2024年科学、研究和创新绩效报告
发布时间:2024-08-13 16:40:36 来源: 知墨墨
2024年7月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24年版《科学、研究和创新绩效》(Science,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SRIP)报告。2024年版SRIP报告以广泛的数据来源为基础,概述了当前欧洲在科学、研究与创新方面的表现,并分析了其中的关键因素。报告指出当前欧盟科技创新面临的三大挑战:
(1)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利用不足,面临诸多障碍;
(2)科技创新存在鸿沟,显示出欧盟的分层结构;
(3)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技术差距。
1.主要趋势
(1)过去二十年,欧盟增加了研发投资,与一些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欧盟在全球研发领域的相对权重正在下降。
(2)欧盟拥有强大的科研基础,在科研产出方面位居全球第二。尽管欧盟的科研水平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但绩效一直保持稳定,且发表国际合作论文的比例很高。
(3)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研究[1]体系的特点是将高水平机构集中,而欧盟会优先考虑中等水平的机构。
(4)在科学领域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出版物方面,中国的出版数量全球领先,欧盟和美国紧随其后;根据目前的增长率,预计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差距在未来还会扩大。
(5)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融资差距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观察到,但在规模扩大阶段更为突出。截至2023年11月,美国和中国拥有独角兽公司数量分别是欧盟的8倍和3倍。
(6)虽然大多数欧盟成员国的创新绩效有所提高,但成员国内部和成员国之间的创新鸿沟依然存在,在地区层面也同样如此。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往往位于创新能力强的国家。但是,在创新能力较弱的国家也可以看到区域性的“优秀地区”。
(7)在2014-2020年期间,欧盟创建了一个重要的研发合作网络。
(8)欧盟与其他主要参与者在战略性生产力技术提升方面的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量子计算机等数字领域。
(9)中端技术产业,尤其是汽车行业,在欧盟企业研发中占了很大比例。
(10)在欧洲的科学、数学、计算机、工程、制造和建筑领域的高等院校中,男女毕业生人数都在增加。然而,性别差距仍然很大,在许多国家甚至还在扩大。
(11)虽然欧盟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并且学术界与企业界之间的联系也十分紧密,但在多个领域仍然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2.研发与创新、转型与地缘经济
欧盟的研发强度仍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为2.2%,差距主要来源于私人研发投资。世界各国政府也在采用不同的资助手段来促进研发投资。在欧盟内部,由于税收优惠减少,政府对私人研发的支持在2020年减少了3.4%。欧洲对政府风险投资(GVC)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证明,GVC在增加融资渠道方面非常有效,但存在排挤私人投资的问题。
增加研发投资并确保采用战略性的资助方法,对于缩小欧盟与其同行之间的专业化差距非常重要。欧盟在绿色技术方面依然强大,但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领域却落后于美国和中国。在对实现欧盟政策目标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如关键原材料),供应链的脆弱性突显了战略自主的必要性。
同时,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突显了国防研发投资的必要性。欧盟的国防开支超过了俄罗斯,但名义上仍低于美国。欧盟的防务投资优先考虑购买防务设备,侧重于技术开发和生产,而非基础研发。促进欧盟防务与民用研发计划之间的协同,可以支持欧盟内部开发和军民两用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塑造未来的创新格局以及确保欧盟和成员国的安全。
3.科学知识产出
欧盟拥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在科学产出方面位居全球第二,在技术含量较低的领域表现出色,而中国则在被引论文数量方面遥遥领先。欧盟在科学产出的公开获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80%的同行评审出版物可被公开获取,并且国际合作比例也很高(56%的共同出版物)。科学出版物中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为了保持竞争力和应对社会挑战,欧盟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公共研究系统的效率和表现,包括通过有针对性的行动解决持续存在的知识差距。
在欧盟内部,大学和工业合作伙伴相辅相成,大学擅长研究,工业擅长开发。技术移民促进了研发创新,但语言障碍、低工资和严格的移民法等因素造成了欧盟的人才流失,而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政策则更加吸引技术移民。
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提高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效率,加快各领域的研发生产力,从而帮助推动科技进步。这些工具在科学领域的使用正在快速增长,中国名列前茅,美国和欧盟紧随其后。研究与创新政策可以通过融资和开发适当的推动工具来促进多学科发展,从而支持人工智能的应用。但是,人工智能在科学领域的推广也带来了与就业、道德和隐私相关的重大挑战。研究与创新政策可以通过促进以人为本的方法来平衡人工智能的这些挑战。
4.欧盟的研发生态系统
欧盟面临着研发鸿沟,北欧和西欧是创新领军者的家园,而中等水平和新兴创新者大多位于南欧和东欧。在地区层面,一些地区在过去十年中研发绩效有所提高,而另一些地区则持续落后。在研发合作、支出和就业方面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产业结构和生产专业化的不对称发展也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欧盟内部的研发合作有所增加,但与美国等一些国际竞争对手相比仍然较低。欧洲区域合作(共同专利)网络是按国家划分的,具有很强的跨境效应。数字技术等复杂技术类国家间合作比例最高。欧盟研究与创新框架计划(EU Framework Programme for R&I)和Interreg等欧盟计划在加强合作、克服跨境障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在整个欧盟形成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研究与创新格局非常重要。
5.蓬勃发展的创新型欧洲
在追求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是关键。在商品部门,有形资产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而在服务部门,软件、培训和组织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大。
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了常规的中等技能岗位,从而形成了就业两极分化。在整个欧盟,高科技行业的就业人数有所增加,但女性的比例仍然偏低。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和工程学等关键领域,男性毕业生人数占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会限制劳动力的多样性和规模。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技能的发展和再培训,为刺激经济增长、推动突破性技术发展和避免不平等情况增长提供了机会。
[1]盎格鲁-撒克逊研究(Anglo-Saxon studies)是一个特殊存在,具有英国研究(English studies)和中世纪研究(Medieval studies)的双重学科属性,但同时又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强烈的跨学科研究意识,且研究历史悠久,学科体系完备,创新意识显著。
来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信息
上一篇:国知局发布关于专利权期限补偿费用缴纳等相关事项的通知
下一篇:返回列表